
编者按: 在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的背景下,重庆,正积极部署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系列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由重庆市委网信办指导,央广网重庆频道主办的《科技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之“问道创新·渝见先锋”》网络主题报道,聚焦重庆科创和科普两大领域的典型人物、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探访“新科技+新产业+新生态”体系,以深度专访形式,展现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实干实绩实效。
本期访谈嘉宾:周东 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江增重工总经理,研究员级高工,中船集团学科带头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入选重庆市产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央广网重庆4月21日消息 江增重工的实验车间内放置着数台发电机组。其中,那台承载着周东团队三年技术攻坚心血的全球首座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组,最引人注目。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的优势,投运后既可以提升火力发电效率,也可以作为调峰电源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消纳利用。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跨越,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突破多个技术瓶颈
新一代发电机组以小体积撬动大能量
“公司以前主要从事船用涡轮增压器研发制造,然而,企业想要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突破现有行业、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近十年来,周东带领团队依托增压器轴承、压气机、涡轮这“一轴两翼”三大核心技术,将研发体系与能力拓展至各种气体离心式压缩、透平膨胀发电领域,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组是周东团队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这种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与传统汽轮机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组的体积仅为前者的二十分之一。设备占地面积显著减少,比功率大幅提高,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火电调峰、光热发电、核电、储能发电等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东团队开始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组,起始于2018年,西安热工院向其提出合作意向,希望共同开发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组。周东深知这是未来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决定带领团队启动项目研发,公司更为此项目投入自筹资金一千多万元。历时三年,团队终于在2021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商业化五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组。

当前,这项技术已发展至第二代,其体积和重量较第一代缩小30%,比功率提升30%。未来还将进一步迭代,预计可再提升30%的比功率,为清洁能源装备的技术革新注入持续动力。
投入资金、瞄准“双碳”、培训人才
多管齐下助力企业转型
从一个传统制造业企业成功转型为科技创新企业,江增重工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但每一次挑战都成为推动进步的动力。周东认为,江增重工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在科研上投入资金,二是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政策。
据周东介绍,江增重工每年在科研投入的资金占企业总支出的10%以上。而早在国家强调节能环保政策时,周东便带领团队研究蒸汽压缩机,探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他又迅速瞄准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周东还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的同步推进。他规划和实施了“青鸟”“鹞鹰”和“鲲鹏”三大系列培训计划,采取特邀国内外与公司业务相关行业的专家授课、内部技术骨干分享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覆盖技术团队中新老员工不同层级,气动、结构、强度、电控、系统等不同专业方向的基础能力建立和提升,有效支撑了技术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周东认为,只有不断优化团队的技术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守正筑基多元发展
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周东看来,技术创新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对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守正创新。他认为,创新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回归到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具体而言,他要求技术人员运用“第一性原理”来分析问题,即从最根本的物理过程出发,重新审视客户需求和技术路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团队绕开既有的思维定式,找到更高效、更简洁的解决方案。
“相关多元”,也是周东所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他认为,企业应该集中资源投入核心技术的研发,而这些核心技术又可以延伸至多个产业方向。以涡轮机械技术为例,周东团队将其应用于船舶动力、节能压缩、膨胀发电、储能装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为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正如周东所言:“我们所有的技术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应用范围会受限。相反,正是因为专注于核心技术,我们才能在更多相关领域取得突破。”
周东办公室墙上的技术路线图指向2030年:“我们要让中国装备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掌握定义标准的权利。”透过车间轰鸣的机组声,这位船舶领域的“突围者”,正带领团队践行中船集团“智领深蓝”理念,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监制:周伟 肖庆华
策划:陈静 梁鹏
记者:陈静 宗伟豪(实习)
制作:邹巧 李欣蔓(实习) 李明泽(实习)
指导单位:重庆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央广网重庆频道
鸣谢: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重庆市科技局 重庆市科协